close
忘了從何時起台灣開始風靡『喝咖啡』,
緊接著『開咖啡屋』變成了台灣創業首選(星巴克進台灣前)。
但因為一窩風,也因為喝手工沖泡的族群在當時算少數,咖啡屋(廳)開始一家一家歇業。
學生時代一向只喝即溶式咖啡,出社會後第一次接觸咖啡廳的咖啡,第一印象就是苦,不管加多少糖還是覺得苦。
更何況一杯咖啡不便宜,只是客戶喜歡約咖啡廳所以只能將就。(當然下一次就變成只點果茶類)
但其實咖啡並不是我以為的如此平凡。
在日本推出『耳掛式隨身濾泡咖啡』時,就曾跟著流行跟朋友一起分享這種新鮮沖泡方式。
近幾年後也才發現原來咖啡也可以如葡萄酒般『品味』一番。
最近接觸這款咖啡更是令我驚艷:『咖啡竟然也可以有花香果香』
而且沖泡一杯這麼有深度的咖啡只要不到25元(1盒240元/10包)。
我想我回不去了。而且有機會一定要再嚐嚐其他地區的咖啡風味!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